提高警觉预防蚊传疾病 – 基孔肯雅热

中国香港
由旅淘宣传推广部提供
2025年8月8日
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,是一种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。基孔肯雅热已在一百一十多个国家被发现,当中包括非洲、亚洲、欧洲、美洲和印度洋及太平洋群岛等地。

截至8月7日,本港今年累计录得4宗基孔肯雅热个案,全部为输入个案。本港在2016至2019年每年录得介乎一至11宗个案,全部为输入个案。基孔肯雅热的病征与登革热相似,病人通常会出现发烧和关节痛。其他常见病征包括肌肉疼痛、头痛、恶心、疲倦和红疹。大部分病人可以自行痊愈,但个别病人的关节痛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。基孔肯雅热的死亡率一般较登革热为低。

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呼吁﹕市民不论在本地或外游,均应时刻注意环境卫生,以及采取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。避免蚊子叮咬和防止蚊虫滋生是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方法。市民在雨季期间应做好防蚊措施,预防蚊传疾病。市民如从受蚊传疾病影响地区回港,应在14日内持续使用昆虫驱避剂,并密切监察自身健康状况,留意发烧、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。若感到不适,应尽快求医,并告知医生外游细节,以便医生作出临床诊断,并按个别病人情况安排适当检测。

市民可参阅中心的专页,了解更多有关基孔肯雅热的资料及相关预防建议。

回到页首